1、施工前造價控制
首先要明確施工前的各項事宜,具體包括各分部分項目費用的計算、制定分部分費用預算、強化造價控制機制、規劃費用花費等,同時,還可通過現行的08計價方式,二者相互結合。計算分部分項目費用,制定對應其費用預算。項目確定后,施工部分應該靈活的運用實際的施工條件,依據項目原先的設計方案,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整,完善施工進程,同時,對于生產用的一些設備的利用效率,要適時地進行分析,以便能夠節省生產造價,盡量減少或者符合費用的預算。強化造價控制機制,推行積極的刺激機制,審查各類人員的業績,依據施工前的造價規劃,嚴格控制每一個環節的費用花費。
2、施工過程中的造價控制
施工過程的控制的管理主要是生產管理、材料消耗管理工作完成率的監控、質量、人員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強化生產管理。施工單位必須按照相關的規定,嚴格對圖紙進行檢查,并及時的提出修改意見,完善其中的不足之處,改進施工品質。例如:在進行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中,對于現場施工,在遇到與圖紙要求不一樣的情況時,施工組負責人會采取以下措施:結合地形,組織討論組,對其進行分子及其采納相關建議等措施,及時解決問題。其次,還要掌控好材料的使用,杜絕一切的鋪張浪費以及不合理使用的現象,盡可能降低造價。
3、后續控制環節
強化施工方法的收集與整理環節,進行完工決算的安排。項目在進行交付后,一定要根據合同的要求,對項目的一些信息進行整理、記錄和保存,保證相關人員可以獲得齊全的、可信賴的資料。在后面的完工結算安排中,還要增加額外的環節---對造價的使用、控制進行總結,存檔,使自己可以從中獲取一些信息,了解其中的不足,彌補現存的缺陷;另一方面,加強拖欠債款的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借款的時候,首先要弄清楚與之有關的人員的立場,利用一些交流技巧,完成賬款的回收,以保護自身的財產,減少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