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水運的基礎設施,航道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計劃,才能夠提高航道工程的社會利益和經濟效益,才能為國民經濟謀求最大的效益。本文通過對航道工程成本控制及其重要性進行分析,找出目前工程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摸索出引發問題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提高航道工程成本控制計劃合理性的措施。
關鍵詞:航道工程 成本控制 水利工程
早在1988年6月10日,我國國務院就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其中第三條規定:“開發利用江河湖泊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span> 建國以來,國家對航道的建設非常重視,長江上下游航道的整治工作于上世紀5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就如火如荼地進行了,短短40多年,成績斐然。據統計,截止2008年底,除長江口外,長江航道建設投資約61.61億元,其中航道整治20.21億元。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2020年將實現我國水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本世紀前二十年也將是內河水運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1.航道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航道將面臨時代新的要求和挑戰,為了進一步加快航道的建設,降低決策、工程的風險,提高各級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的科學決策、宏觀調控和行業監管能力,確保內河水運快速健康有序發展,確保航道工程的建設效果,進行工程項目的成本已是勢在必行:(1)航道是國家重要的公益性交通基礎設施,其工程建設必須堅持因勢利導、動態管理,加大宏觀管理和行業管理力度,提高航道工程的成本控制效果。(2)由于航道多為山區河流,不但彎曲狹窄,而且水流湍急,礁石多,卵石淺灘妨礙航道開發等,導致航道建設相對復雜,存在給工程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帶來很多不確定的障礙因素。(3)由于各河段流量、含沙量、水位變幅等水文特征年內與年際間變化較大,突發因素造成其水文特征發生大幅度的驟然變化,增加了航道運營的成本,為了適應新的航槽變化,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其工程項目成本進行控制。(4)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建設和諧社會,作為低成本、少耗能、占地少、少污染、效能高、并且安全系數較高的水運將是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因此不斷對工程項目成本的控制,提高成本方案的有效性,乃是目前水利建設項目的重中之重。
2.影響項目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
作為航道工程項目的重中之重,以合理的措施有效地控制成本,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間必然面臨工作等難題,成本控制也將面臨各方面的挑戰,存在影響成本有效控制的不合理之處:(1)有關航道工程項目建設的成本控制計劃,雖然部分項目實施了動態管理,但各項管理仍然缺少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性操作流程,管理方面存在隨意性;(2)面對工程中不斷變化的水流和泥沙條件,卻未能對建設方案的成本管理措施進行動態調整,以確保工程效果。譬如長江航道整治工程面對河床質從上游到下游的各種水沙條件的復雜多變情況,未針對具體情況實施合適治理措施,也未能對癥下藥,導致成本的重復疊加。(3)航道工程項目的行政主管部門,未全面實行分級負責制,導致交通部門與管理單位的工作職責劃分曖昧,對審批程序和時限要求規定片面。如果作為動態管理的重要實施單位,對項目單位、設計單位、動態監測單位的責任主體和工作職責不明確,是絕對不能夠提高工程成本控制的效率。(4)關于航道整治工程重大設計變更,不能全面地與《航道建設管理規定》相對應,也未能結合動態管理需要,明確了較大設計變更和其他設計變更,然后根據不同設計變更類型,執行不同變更程序。結果出現了管理不能夠規范運作,工作程序不明確,設計變更審批和決策進程的滯后性,致使成本無法在事前進行控制。(5)面對航道治理這一極其復雜的研究和決策過程,沒有堅持科學求實的原則,沒有將江河水流與河床的長期作用演變規律進行綜合分析,并建立在對河流水文和地形觀測以及模擬研究的基礎上,而事實上的整治工程恰恰缺少必要的實驗研究論證,不僅缺乏對動態監測工作的規范,也沒有全面的科學和技術保障,使得成本控制方面呈現盲目性的劣勢。
3.航道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針對航道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筆者認為不僅要求施工質量要達到合格標準,在施工過程中發生重大事故時,還必須結合環境搞好環保工作,做到精心組織、文明施工,在加強與業主、監理和設計的溝通協調的前提下,積極處理好與地方政府及各部門關系,確保整個工程目標的實現。其合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提供成本控制有利的施工條件
航道工程項目施工條件的明確,有利于為成本控制提供有利的施工環境,以便通過提高工程效率達到降低工程成本支出的效果。施工條件包括氣候條件、水文與泥沙條件、工程地質條件、堤防條件、水利條件、橋梁條件、航標條件。我們全面摸清施工條件變化對工程成本控制的影響,才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確施工條件的主要措施有:(1)測定年極端最高溫度、年極端最低溫度和年平均氣溫;測定歷年和水面最大風速;測定年最大降雨量、年最低降雨量和年平均最大降雨量;測定年平均霧日和連續4小時以上的年平均霧日。(2)蓄水運用方面采用“蓄清排渾”的運用方式,此方式借鑒于三峽工程,三峽工程建成后,改變了自然情況下的水沙條件,就水流方面而言,蓄水期10、11月份下泄水量減小,枯水期1~4月份下泄流量增大,而洪水期6~9月基本處于敞泄狀態;同時,大量泥沙被攔在庫內。(3)勘測地質的簡易程度,以便明確有無不良地質的存在。譬如長江中游的沙市河段河床基巖頂面自下而上分別為礫石-沙二元結構。場區地貌單元屬長江河道及河漫灘地帶,其地質條件簡單,無不良地質現象。由此可見一斑,通過對工程地質的勘察,可以避免地質不適或者不良的干擾,提高航道整治工程計劃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4)預防對橋梁、堤防、水利的負面影響。譬如測定位于航道上方橋梁可以承受的最高船高,堤防因為航道的整治出現崩岸,對周邊水利設施,譬如取水泵房水廠等造成不利的影響。(5)對助航設施的合理配置。助航設施主要分水上助航標志、橋上助航標志和橋墩防撞設施標識三部分。
3.2規范施工,創新性控制工程成本
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要做到“規范施工、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成本控制計劃輻射三個方面的內容:施工期成本安排、渡汛期成本安排、收工集合。其中必須對施工人員、設備和材料等進行優化組合,創新性控制工程成本:(1)根據施工合同要求以及工程具體情況,包括工況、工程量、進度計劃、質量和安全等方面的綜合考慮,精心組織項目部和具體施工隊伍,以保證本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的順利實施。(2)在有限的施工期內投入合理的船機設備、設備測量計量檢測儀器,并對主要施工船機設備選型及適應性進行分析,為工程成本控制提供科學依據。(3)工程材料的提供要求就近采購,開工前必須對水泥、沙、石料、鋼筋等材料送到具有相應資質的試驗中心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施工時,按規范和監理要求對進場材料進行抽檢,以全面保證材料的質量,避免不合格材料對工程質量的負面影響,造成材料浪費,增加不必要的材料成本和返工成本。(4)施工前由海事部門發布航行通告,告知過往船舶施工水域的通航情況;由航道部門設定施工專用標志,以便讓過往船舶有序通過施工水域;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減少施工對通航的影響;加強各個施工區域和船舶單位之間的溝通、增強理解;妥善解決與過往船舶的矛盾,做到施工與通航兩不誤;工程船白天懸掛施工標志,夜間懸掛施工信號燈,并安排24小時專人值班;加強內部管理,嚴格將施工船舶限制在劃定的施工水域內,不得隨意穿越航道,以策安全;邀請業主、海事、航道召開安全生產協調會,通過制定工程與通航的協調措施,避免出現安全事故,防止事故處理成本產生。(5)水上施工安全管理尤為重要,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精心施工,謹慎操作,防止各種安全事故和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主要措施有:施工單位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規章制度,制度有必要與《安全生產法》、《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等國家規定聯為一體,真正做到科學施工、規范施工和安全施工;建立安全保障體系,一為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二是能夠在事故發生時及時采取應急的措施,總之,將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施工前必須合理分配各施工部門的具體工作,落實工作責任歸咎制,對于疏于防范而出現的危險事故加以追求,以便鞏固施工單位絕對的責任心;工前必須全面分析工程的具體情況,制定可能出現危險事故的防范措施。
3.3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成本的付出
環保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航道工程施工過程中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環境保護,嚴格控制三廢“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減少環境成本的付出:(1)水資源保護措施:航道工程產生的機器設備廢油、施工人員排放的生活污水、施工產生的廢土和泥沙對水體將產生嚴重的污染。為了保護水資源,首先盡量避開水生生物繁殖季節;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嚴格控制施工時間,譬如運輸時盡量使用裝載量大的船舶,以便減少船舶的往返次數;采取措施處理施工設備和船舶廢油,譬如定期檢查施工設備與船舶,防止漏油,另外,可在機械接觸水體的下部安裝廢油收集器;按照規定處理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施工過程中應盡量利用回收廢棄物,如碎混凝土塊的可用作鋪設和修補道路。(2)航道工程使用動力機械(如船舶、汽車、發電機等)產生的空氣污染要加以防范,主要措施有:動力機械安置有效的空氣濾清裝置,并定期清理;開工前檢測所有燃油機械的排氣口,尾氣排放不達標的機械不得投入使用;施工中發現尾氣排放不達標的機械或船舶,應立即檢修。(3)土地資源保護措施:農業使用地土地資源,首先我們要盡量將臨時工地遠離農業用地設置,施工完畢進行臨時工地殘留物的清理,避免污染土地資源。(4)水生物保護措施:水生物原系水資源一部分,一旦水資源受到污染,水生物將受到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為避免負面影響,應制定措施:增強保護水生生物的意識,嚴禁施工期間捕捉水生生物; 開工前成立事故應急單位,防止事故對水生生物的影響;盡量縮短工期,以便減少施工對水生生物造成影響的可能性;禁止往水體排放工業和生活污水。
4.結束語
鑒于航道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必須運用合理的措施對航道進行全面、系統的治理,提高航道通航能力,改善航道通航條件,進一步提高航道通航標準??傊?,未來航道工程的投資大、任務重、要求也將更高,我們只有運用合理性的措施,才能行之有效地控制項目的成本,促進航道工程的順利施工。
參考文獻
[1]夏方. 1103AIS系統在航道管理工作中的功能開發和應用[J].中國港灣建設,2011年3期:17-19.
[2]郭濤.三峽工程的航運效益分析[J].水運工程,2010年7期:104-139.
[3]撰文等.長江江蘇段深水航道綜合經濟效益分析研究[J].港口與航運,2011年1期:42-55.
[4]任重.上海出口集裝箱運輸北極“東北航道”的經濟效益分析[J].港口經濟,2011年5期:32-34.